科研管理模式思考:傳統大團隊過時了嗎?(團隊科研領域什么文化)
作者 | 李曉瑜(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)
1 初心始現
2006年攻讀研究生的時候,我的導師已創(chuàng)建并帶領了一個很大的科研團隊:百余號人,數百平科研用房,每年逾千萬科研到賬經費,相對穩(wěn)定的課題來源和明確的研究方向,豐富的學術成果層出不窮……
那時候的我感覺在這樣的“大團隊”里好自豪、好有資本,因為走到哪里,一說是某某團隊,大家都會露出羨慕的目光,那是一份榮耀。
當時偶爾自己會冒出一個念頭:將來萬一我當老師了,希望自己也創(chuàng)建一個這樣的團隊!當時科研團隊的學習經歷,給了我很多關于帶團隊的啟示和激勵。
2 征途困惑
時間飛逝,斗轉星移,今天的我真的成了一名大學老師,開始經營自己的科研團隊,卻有著各種感悟和感慨。此時,才發(fā)現學生時代的榮耀是一份表面的感知,其背后有太多事物發(fā)展趨勢和人性的對抗。
自2014年正式工作到今天,8個年頭,我經歷了傳統大團隊的聚散離合、感受借鑒了獨立PI模式的利弊,并正在嘗試科研團隊項目驅動的合伙制創(chuàng)新模式;其間,太多的不解和探尋,太多的無奈和嘗試,當然,也有很多的驚喜、堅定和迭代??蒲袌F隊的建立、運營和管理,或許是一個open question,也或許根本就是一個悖論的立題。這些都已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在科研道路上學會在發(fā)展中解決問題,不斷優(yōu)化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和資源共享。
3 傳統模式的利與弊
傳統大團隊的管理模式不同學校、不同學科或許會有不同,但是大致思路應該類似,那就是一個大團隊一定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負責人,他是團隊的靈魂人物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決定權,團隊的發(fā)展都是依賴于這個Leader的資源、視野、魄力和發(fā)展路徑來進行。
同時,團隊的學生、項目、科研方向、經費、成果等都是統一管理,團隊有相對明確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規(guī)定,大家都默守或墨守。
所謂統一管理,就是說所有資源的分配是有一定規(guī)則的,不管明面上的顯示度是什么,不以個人意愿為轉移。
3.1 利
仔細剖析一下傳統大團隊的優(yōu)勢,在某些階段還是非常明顯的,無論是從學校、學院的管理者,還是科研團隊的締造者和參與者,具體如下:
1、某些關鍵時刻能集中力量辦大事,科研大平臺、大項目、大成果的創(chuàng)造,某種程度上必須依靠大團隊;
2、可以形成一定的團隊文化氛圍,這是集群效應、規(guī)模效應帶來的必然,哪怕沒有文化也是一種文化;
3、在團隊目標明確的前提下,能實現專業(yè)知識的快速積累,利于傳承,在一些關鍵科學問題上能形成持續(xù)的研究能力;
4、團隊穩(wěn)定后,某種程度上能為團隊老師和學生降低雜事的干擾;
5、對于團隊的老師和學生,有一個發(fā)聲的代表,尤其是身處學院層面,大家很多切身利益能得到一定的保障;
6、對于學校、學院而言,能進一步提升二級管理單位的便捷與效能,學院只需要管理大團隊的負責人,不需要面對一個個的個體老師和學生。
以上都是傳統大團隊模式的優(yōu)勢。然而,這里有個前提條件,就是團隊的核心人物要對團隊的現在和未來有比較強的把握,能形成公信力,能帶著大家共同去奮斗。這是一切大團隊開始的那個“1“,其余優(yōu)勢條件都是后面的”0“。
3.2 弊
正如《道德經》所言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惡已;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有無之相生也,難易之相成也,長短之相刑也,高下之相盈也,音聲之相和也,先后之相隨,恒也。”所有的事物是相生相克而又辯證統一的,有好就有壞,有利就有弊。對于一種模式、一個制度,亦是如此。
傳統的科研大團隊,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也逐漸顯露出它的不適和劣勢,具體包括如下:
1、對學生個人而言,大團隊是去個性化的,學習模式是流水線的,有時為了科研成果的產出必須犧牲幾屆學生的隨機性,將一切不確定性降為最低,這樣會導致團隊整體活力的僵化,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(fā)展,難免會與教育的初心相違背。
2、對團隊老師而言,集中式管理模式下,每位老師的能力圈自降一級。很多在大團隊的老師甚至不知道科研項目管理的基本規(guī)定,因為團隊有專門的科研秘書會去處理,久而久之老師們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,對團隊形成依賴,進而限制了老師們能力中的獨立、自主,也就沒有創(chuàng)新可言。
3、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,大團隊的頭部資源利用率和轉化率不高,大量的一級資源集中在根結點,下面的團隊老師由于各自能力的逐漸降維,會逐漸跟不上“火車頭“的速度;而Learder的個人能力與精力總是有限,最后導致很多信息無法及時對稱,進而很多有價值信息逐漸流失;慢慢很多大團隊也會陷入到”青黃不接“的尷尬境地。
4、大團隊發(fā)展中的乏力和頹勢,大團隊的Learder一般都是“終身制“,沒有接班傳承可言。同時,容易造成大樹之下寸草不生,梯隊建設很難。因為底下的老師,尤其是年輕老師沒有得到獨立成長的空間,沒有鍛煉的機會,不經歷風雨難以成長和肩負未來的責任和使命。
很多高校會感慨為何本土很難培養(yǎng)出一些院士、長江、各種國字號人才,那是因為這些大樹還是小樹苗的時候,缺少足夠的陽光雨露,缺少一定的生長空間。
5、大團隊管理模式盛行后,學校、學院相關主管部門,對于散戶老師難免缺少關注、包容,缺乏資源注入,因為他們會不自覺地把80%的精力放在20%的大團隊負責人身上,無形中會降低科研氛圍中的自由、尊重和包容,會降低創(chuàng)新性成果的可能性。單純從管理的角度無可厚非,然而高校始終不是企業(yè)。
6、大團隊的運作,弱化了二級管理部門的管理,有時會變成某種程度上大家只知團隊Leader,不知學院Leader;無形中給很多老師帶來了意識的異化,整個學院的精神凝聚力也會降低。這一點我想很多行政領導感同身受,與管理的初心相出入。
4 時代的產物
近二三十年,隨著大學定位的變化、高等教育目標的轉變,隨著研究生擴招、科研導向提上日程,隨著社會、企業(yè)期待的轉變,大團隊順應時代的需求應運而生。
然而,時下不同于過去二三十年前;以前,大家資源有限、能力相對專才為主;現在,大家資源相對豐富,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資源圈,都有開闊的國際視野,以及相對全面的能力素質,這時候傳統的大團隊模式,就會因為每一個個體意識的量變而導致最終的質變。
是不是大團隊已優(yōu)勢全無,都是弊端?也不是,這是一個辯證、螺旋式發(fā)展的過程。新時代呼喚新型科研團隊管理模式的嘗試和創(chuàng)新。
5 順勢而為
中國的高速發(fā)展在很多方面確實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,但是內涵式發(fā)展還需要時間來積累;時間的卷積過程某種程度不可或缺,這是事物發(fā)展的基本規(guī)律,無法逾越。
中國的國情也決定了,無法100%制度化和規(guī)則化,因為我們的文化基因,我們的社會歸屬感和價值觀。如果那樣將會變得冰冷,繼而陷入另外一個極端。
結合中國特色,我們應該站在這個歷史的時間節(jié)點,思考傳統團隊的利與弊,保留精華,去其不合時宜的地方,同時借鑒國外的PI制度,創(chuàng)新的改造和創(chuàng)造。
2021年科學雜志新公布的未來125個世界科學問題,其中就有“人和人、組織和人如何更加優(yōu)化的協同”,這是一個世界難題,也是一個融合了人文、社會、歷史、科學等眾多因素的復雜學科,是一個open question。
創(chuàng)新團隊的合作模式,必然是對等、尊重、去中心化,以國際化的視野,不斷創(chuàng)新、創(chuàng)造,不斷保持團隊中個體的活力;對外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形象,對內它可以相互協作,二次合作,以某種精神契約為前提進而協作、共享。
今日的思考,或許是滄海一粟,但是我想越來越多的80后、90后,都面臨這樣的困惑,我們需要從點滴的改變做起。
當然也有些同仁會覺得,這是蚍蜉撼大樹,這些年形成的東西怎么可能說改變就改變。是的,我們尊重規(guī)律,不代表我們完全放棄努力;我們臣服于現實,不代表我們不能嘗試在適應的前提下,做出些許的改變。
或許我們是整個組織創(chuàng)新傅立葉變換的起點,或許我們是未來多少年后來看,創(chuàng)新改變的那個拐點。
不管哪般,堅守為國育才、為人師表、為己無愧的初心,認真踏實的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情,終究會聚沙成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