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近日,視頻博主李右溪發(fā)起了一個全網(wǎng)最冷門專業(yè)的挑戰(zhàn)活動。視頻里,她不僅自曝作為一名以“甲骨文”為研究方向畢業(yè)生的體驗,同時還向公眾科普了不少關于甲骨文的知識,闡述研究甲骨文的意義。視頻一經(jīng)發(fā)出,頓時引起全網(wǎng)熱議。不少人在調侃甲骨文冷門之余,也不禁產(chǎn)生“這門絕學會不會后繼無人了?”的擔憂。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李右溪在視頻里講述研究甲骨文的意義(圖源:光明日報)

其實,早從20世紀初開始,一代又一代的專家學者們便將甲骨文研究接續(xù)傳承,著述不輟,讓這門古老的學問不斷推出新的成果。在此期間,隨著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云計算等科技手段的飛速發(fā)展,甲骨文破譯之路也開始越走越寬。

對于以甲骨文等為代表的古文字研究工作而言,不僅要出成果,還要立人才、可持續(xù)。2020年底,“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(fā)展工程”正式啟動,依托強基計劃在14所“雙一流”高校進行古文字學專業(yè)試點招生,促進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。這其中,就包括擁有深厚人文底蘊的武漢大學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群賢畢至,學脈深遠

古文字形態(tài)優(yōu)美,典雅深奧,韻味悠長,記錄了歷史的變遷,蘊涵了古人的智慧,吸引了眾多學者鉆研其中,孜孜以求,而武漢大學在這一領域具有深厚的積淀。回眸歷史,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溯始于1893年自強學堂“漢文門”,歷史輝煌,底蘊深厚。創(chuàng)辦至今,名家云集,代有傳人。著名學者黃侃、聞一多、劉博平劉永濟、蘇雪林、郁達夫、葉圣陶、朱東潤馮沅君、袁昌英沈從文、黃焯、程千帆、劉綬松等先輩篳路藍縷,開啟先路,使中文學科不斷壯大,走向輝煌。其中,黃侃與章太炎創(chuàng)立的“章黃學派”飲譽海內外;以“五老八中”為代表的學術中堅聲名遠播。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考文字之奧義,昌絕學之神髓。目前,武漢大學更匯聚了一大批堅守匠心、文海擷英的名師大家。截至2022年4月,學校文學院擁有專任教師84人,包括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人,國家高層次人才8人,教育部“馬工程”首席專家2人,湖北省文化名家1人等,師資力量強勁。

近年來,武大文學院積極整合校內相關涉古專業(yè)資源,重新打造跨學科師資團隊。“強基計劃”漢語言文學(古文字學方向)的專業(yè)培養(yǎng),現(xiàn)以武漢大學文學院、古籍整理研究所、簡帛研究中心、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-教學團隊為主體,以多學科交叉、人文學整合互融、學術專精教育為導向,構建多層次、全方位的教學保障體系,為學子鋪就追夢的坦途。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門絕學傳承團隊(圖為部分成員)入選教育部第二批“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”

頂層設計,特色培養(yǎng)

漢語言文學(古文字方向)主要在中國語言文學、考古學、歷史學等一級學科下屬的有關二級學科招生培養(yǎng),是一個交叉學科。古文字學類專業(yè)既包括對古文學本身的研究,也包括對各種古文字資料的研究。

長期以來,依托穩(wěn)定位列全國前十的漢語言文學學科和強勁師資團隊,武漢大學文學院在“強基計劃”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(古文字學方向)上持續(xù)探索創(chuàng)新,形成特色培養(yǎng)——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  • 既重視本學科教學、打造卓越課堂,也注重按“古文字+X”的設計理念重構課程體系,促進多學科深度融合(即與歷史學、考古學、文獻學、語言信息技術等多學科深度融合),實施精英化小班教學。如學院聯(lián)合計算機學院、信息管理學院教師專門為強基計劃開設“數(shù)字人文”課程。
  • 在本碩博三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不盡相同。其中本科階段圍繞古文字研究、中古漢字研究等展開高精度專業(yè)教育,輔之以人文和科學通識教育。碩博階段則開展更精深的研究。
  • 探索以拔尖基地為依托的科教協(xié)同育人創(chuàng)新機制,充分整合武大中文、歷史、考古等相關古典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優(yōu)勢,打造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“強基計劃班”七大(碩、博)研究方向。
  • 拓展實踐平臺,搭建新文科實驗平臺,強化實踐教學育人功能。學院不僅充分整合各界校友資源,還依托利用省級實踐教學中心,為學生的成才提供多種可能性。

……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本碩博各個階段的培養(yǎng)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“強基計劃班”七大(碩、博)研究方向

目前,武漢大學“強基計劃”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(古文字學方向)實行“4 X”本、碩、博開放式貫通銜接,即學生在本科學習年限為4年;研究生階段學習年限為3-5年,視具體分流情況與類別獲得相應學位。從這里走出的畢業(yè)生可在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文博館、公務系統(tǒng)、文化事業(yè)單位、新媒體等實現(xiàn)安穩(wěn)就業(yè),前景一片光明。

一個字獎10萬元!這一“冷門絕學”再上熱搜,武漢大學已開設相關專業(yè)!
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而古文字就是理解和傳承這一文化命脈的鑰匙和密碼。近年來,全國各地古文字材料出土呈井噴之勢。迄今已發(fā)現(xiàn)有字甲骨十余萬片,甲骨文單字約有4500個,其中已被考釋確認的約有1500字,有2000余字等待破解。有銘商周青銅器兩萬余件,戰(zhàn)國秦漢簡牘30余萬枚,這都是推動先秦、秦漢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源。2016年,中國文字博物館曾面向社會發(fā)出“懸賞令”,破譯一個甲骨文獎勵10萬元,而目前僅有1人拿到了這筆獎金。因此,古文字研究領域人才匱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。

為往圣繼絕學,唯有久久為功。期待更多青年學子報考武漢大學“強基計劃”漢語言文學(古文字學方向),以炙熱的初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,學到真本領,增長真學識,為古文字的研究注入強勁力量。

珞珈鑄劍,東湖洗筆,武漢大學邀你與古文字來一場浪漫的約會!

更多精彩資訊,歡迎關注頭條號: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

注:文章部分素材來源于武大招辦,中國青年網(wǎng),新華社,光明日報

相關新聞

聯(lián)系我們
聯(lián)系我們
公眾號
公眾號
在線咨詢
分享本頁
返回頂部